找到相关内容1892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东林莲社倡议--至诚祈请佛菩萨救苦救难

    警众偈:   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,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?   当勤精进,如救头然,但念无常,慎勿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倡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5/20170024019.html
  • 但念无常

    ?   如果我说:“你必须把握现在的所有的每一分,每一秒,因为它可能是你最后的的一分,一秒。”你会认为错吗?   所以佛常说:“但念无常,慎勿!&rdquo...

    湛空法师

    无常|出离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19452136732.html
  • 信心道念的退失与升进

    有疑惑,有疑惑而有犹豫,有犹豫而有反复。虽然有人也敬信佛法,若是懈怠,不如理思惟,不守护根门,不精勤修学,不法随法行,信心道念则有退失之虞。  即使在佛陀住世的正法时代,也仍有弟子或对佛法不能生起决定信解,或情欲炽盛、迷恋女色,或贪着利养、希求美食,或懈怠、贡高我慢,或横计人我、徒生疑惑,或不知方便、盲修瞎练,因此退失信心道念,甚至舍戒罢道,搞轮回去了。信心道念若是退失了,又如何使它升进呢...

    释恒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1539819.html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的精神与内涵

    精神与内涵,总结为六:   一、不的:   要以一种不的修道态度,使自身时时摒除外缘,系于正念。如第六三七经中,世尊告诫弟子要善摄心念,住四念处,要有如一个贪生怕死的人,手捧装满油的碗,后面...远离边坐,精进禅思,慎莫,令后悔恨!此则是我教授之法。」   二、自力的:   完全是由自己做起,自己求解脱,听闻佛法,是自我思维解脱之道,而非去攀缘外力以获得解脱。如第二六六经中那位智者一样...

    郭守仁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5440241.html
  • 安居仪规

     6、维那师:大众向上排班,顶礼和尚三拜。  7、前方便。  8、安居对首羯磨: 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依柏林禅寺僧伽蓝,前三月,夏安居(三遍)  (受者云:)知,莫。答:受持。  问:依谁持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347034.html
  • 方便道与究竟道

    ,专精思惟,修不,则当生见法得法,自是指日可期。  由方便道而走向究竟道是一种设计,也是一种期许,但行方便者有蛮多的方便法资粮,能令其乐在其中,浸淫在混沌道法中而不自知,这是由于阐释方便道的后期...

    张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4949146.html
  • 阿含经上的“道”

    分、舍觉分(杂阿含七一四经)。又杂阿含二一二经所载,亦为道之对治性之一明证,该经载为:佛不为一切比丘说不,亦非不为一切比丘说不。比丘已得阿罗汉果者,已尽诸有漏,离诸重担,逮得己利,尽诸有结,心正解脱,已自不,不复堪能作逸事,已得不逸果,故不为彼说不。而对于在学地者,未得心意增上安稳向涅槃住,以彼学习诸根,心乐随顺资生之具,亲近善友,不久当得尽诸有漏,无论心解脱慧解脱,现法自知...

    杨郁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3252957.html
  • 发露忏悔文

    我等忏悔无始来,妄想所缠造众罪,  身口意业常颠倒,误犯无量不善业,  悭吝珍财不行施,任意不持戒,  屡起忿恚不忍辱,多生懈怠不精进,  心意散乱不坐禅,违背实相不修慧,  恒退如是六度行,还作流转三途业,  假名比丘秽伽蓝,比形沙门受信施,  所受戒品忘不持,可学律仪废无好,  不惭诸佛所厌恶,不畏菩萨所苦恼,  游戏笑语徒送年,陷狂诈伪空过日,  不随善友亲痴人,不勤善根营恶行,  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21456298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警语

    ,只要生死切,但办肯心,决不相谦,念到半途须努力,要想成佛莫辞劳,释迦不是天生,达摩亦非自证,心心相续,不自。修行若遇真师友,敢保功夫一世休,无量劫的生死,要他和盘托出,修行本分大事,不是说了便休,假如今生不得念佛三昧,纵使骨枯髓干,终不舍,尔不在这里磨砻,修行志气,抖擞精神,一往直前,以求解脱,苍天渺渺,大地茫茫,生死不了,如何问心?研穷法理,以悟为则,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,惟守一法,然后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0057032.html
  • 《阿含经》上的“道”

    ,亦非不为一切比丘说不。比丘已得阿罗汉果者,已尽诸有漏,离诸重担,逮得己利,尽诸有结,心正解脱,已自不,不复堪能作逸事,已得不逸果,故不为彼说不。而对于在学地者,未得心意增上安稳向涅槃住,以彼学习诸根,心乐随顺资生之具,亲近善友,不久当得尽诸有漏,无论心解脱慧解脱,现法自知作证,而所必需者,即为专精胜进之不。正如病时服对证之药。病愈时不必再服药,否则反患“药病”。   [七]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5667416.html